激情四射 - 中国新派重型乐队刀雨专访
- Volcano Magazine
- 12 hours ago
- 13 min read

今天采访到的是来自中国的新派重型乐队刀雨,组建于2018年的刀雨乐队,最初乐队由上一任吉他手何志鑫和刘朕组建,组建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上学期间的音乐梦想并且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当中找到一些精神寄托,最初乐队是没有名字的,当时乐队被称之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土锤乐队”,随后刘朕在清理电脑的时候发现了一首十多年前的Demo片段,文件名写作“Knife and Rain”,刘朕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类似利刃风暴的感觉,也比较符合成员对于音乐风格的期待。跟其他人分享后大家都觉得挺好,改良为“KNIVESRAIN”后就这么定下来了。在参加演出的时候主办方认为英文名不好辨识也不好读,所以自顾自直译为“刀雨”。乐队凭借早期电子元素+重型骨架已成为国内新派重型风格当中的佼佼者,随后乐队发行的一系列的作品也成为国内新派重型音乐风格当中最炙手可热的作品,深受国内新派歌迷的喜爱和关注,2021年乐队参加了“我要上迷笛”西南地区总决赛总冠军并且首次登上迷笛舞台,也让乐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率和关注,同年乐队在池沼ChiZhao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NOVA”得到国内的一致好评,专辑发行之后乐队与日本的著名乐队MAKE MY DAY合作了一首单曲“URBAN WARFARE”,2022年乐队的最新单曲“BE GONE”与罗丝佳导演合作拍摄了动画版MV,该部MV也被日本千禧年空港动画节提名,不久之后乐队“INTO THE NEW AGE”单曲发行之后,乐队也展开了全国巡演,2023年乐队提名迷笛奖“最佳重型乐队之一”,不久之后国际知名乐队水晶湖在天津与太白、南鹤卫、刀雨、萨满等乐队同台演出,也为乐队积累了重要的演出经验,今年乐队也即将与南非著名Brutal Death Metal / Deathcore乐队VULVODYNIA同台参加定军山的演唱,在参加这次演出之前乐队也发行了他们一年之后的最新单曲“SHEIIIESS”,乐队凭借最新单曲强势回归,让众多喜爱刀雨乐队的歌迷关注,支持,新单曲可以感受到乐队并没有被电子核的框架所包围,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给歌迷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新单曲发行之际,杂志与乐队取得联系进行了一次专访!
(V: 代表笔者 L: 代表刘朕 B代表巴哥)

采访对象:刘朕 / 巴哥(刀雨乐队吉他手 / 歌手)
采访时间:2025.10.22

V: 兄弟你好很高兴认识你并且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乐队参加这次的采访,刀雨乐队组建于2018年至今也走过了7个年头了,当初你们是如何组建的这支乐队呢?刀雨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L: 老师您好,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刀雨的故事。刀雨乐队最早是由上任吉他手何志鑫(我们叫他何老师)组建的,由于我跟何师是多年的发小和老乡,我们在甘肃老家也有过玩金属乐队的经历,所以当我来到成都之后何老师邀请我一起玩一支“潮一点”的重型乐队,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当时我们玩刀雨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为了继续学生时期未完成的一些音乐梦想,其次给工作之外的闲余时间一点精神寄托。乐队的名字说来很有趣,刀雨最初是没有名字的,当时我们自称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土锤乐队”。然后某一天我在清理电脑文件的时候,偶尔翻出了十几年前写过一个小练习曲的片段,那时随便写了一个文件名叫“Knife and Rain”。我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类似利刃风暴的感觉,也比较符合我们几个人对于音乐风格的期待。跟其他人分享后大家都觉得挺好,改良为“KNIVESRAIN”后就这么定下来了。而“刀雨”这个中文译名是早期参与一些演出的时候,主办方认为英文名不好辨识也不好读,所以自顾自直译为“刀雨”,后来大家和身边的朋友们叫习惯了,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现在想想当时的主办方真牛逼~
V: 你们乐队现在有三名成员,这三名成员都是第一代成员吗?你们是否更换过乐队成员,第一代成员为什么退出乐队?新成员是如何加入乐队的?你对新成员的工作满意吗?你们乐队现在没有贝斯手,你们是否准备寻找一名贝斯手?
L: 我跟主唱巴哥是初创成员,博文是第三任鼓手。不过有个小插曲,最早乐队找鼓手时我们第一个意向就是博文,但是他那时工作很忙,给拒绝了……不过最后兜兜转转,博文最终还是在19年加入刀雨直到现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博文也算是初创成员了。乐队成员退出的原因无非就是工作、生活、理念区别等等几个问题。我们对于新成员的要求并不在技术或者能力上,因为这些都可以在后续通过努力补足,我们几个也愿意帮助新人成长。困扰我们更多的是新成员能不能与老成员们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上达成融合。我认为从早期的六人组合变为现在的三人阵容就是一种筛选机制,最后留下的人才是真正符合团队核心价值的成员,这些人深谙刀雨的精神。在乐队运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曾经招募过一些乐手,后来都是因为观念思想的不一致而劝退了。我们对 “感觉” 的在意程度,远超对技术与能力的考量。若无法在感觉上达成共鸣,再强的专业实力,在大家的心里也很难走在一起。我们会一直秉持这种平衡和质大于量的观念。我们从21年中旬就没有贝斯手了,这个职务也一直是空缺状态。目前的三个人是从刀雨最不济的阶段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这六七年我们一起的经历造就了几个人深刻的情感,也一块见证了刀雨成长的起起伏伏。之间的关系更像亲兄弟而不是单纯的合作伙伴。就像我上面说的,我们不是非得满编才可以运作,也不想为了满编而让老兄弟们感觉不舒服。如果未来新成员的观念跟我们对胃口,不管是吉他手还是贝斯手,我们都欢迎!
V: 你们乐队的作品在录音方面非常出色,你们是在哪家工作室录制的专辑?哪位制作人为你们制作的专辑?你们今年刚刚发布了最新单曲,这首单曲的录制过程进展的顺利吗?
L: 刀雨所有作品的录音和创作都是在我自己的音乐品牌“轻听音乐Easylisten”工作室里完的。歌词创作是由巴哥完成;张博文负责打击乐和鼓组部分的监督和编曲;我担任制作人并且完成所有的作曲和编曲工作。歌曲后期、混音母带制作一直是由肆伍乐队的吉他手张旭老师操刀完成。张旭老师的混音制作技术真的很厉害啊,大家可以尝试跟老师合作一下试试。从创作初期开始到成品发布之前我会参与所有的环节。最大程度地保证音乐作品的品质和“刀味”。顺便说一句,我们工作室的装修设计是完全由主唱巴哥完成的,大家有装修需要可以找他哈哈哈。这首单曲是我们沉寂一年多之后回归的开始。说实在的,由于乐队停滞了很长时间,不管是巴哥张博文还是我,在录音和创作方面都变得非常陌生。无论是从编曲、歌词、音色设计我们都调整了很多次。目前大家听到的正式版本是我们至少推翻了至少五六次后的结果,也是我们认为最优的版本。刚开始“复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难受,但是随着进度的缓慢推进,我们逐步找回了之前“顺”的感觉,效率也上去了。

V: 你们的作品编曲方面非常的精湛,可以看出来你们乐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经验丰富的乐手,你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的创作过程吗?新单曲的创作过程进展的顺利吗?
L: 这次这首单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新尝试。一直以来我们习惯根据乐队作品和成员思想的进化,把乐队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就是我们当时作品的主题思想。比如2019年的"NOVA"就属于1.0阶段,主体思路是“新鲜独特的听感”和“愣头青的活力躁动”;2022年的"INTO THE NEW AGE"属于2.0,主要思路是“赛博时代的科技滥用”和“即将发生的世界格局变化”这次"SHElllESS"就属于3.0阶段了。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会提出不同的概念,这一阶段的音乐风格和元素搭配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区别和变化。这次3.0阶段的创作根基是“凶狠扎实但特别的气质”与“迷茫人生中的挣扎和破局”。当有了这个提议和思路之后,我们开会将大家的整体意识统一起来,这样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围绕这个思路来进行。尽一切可能将力量集中到一处。其中我会先做好作曲的demo交给巴哥填词,同时张博文也会参与到打击乐的编曲中。等一切完成后,我收集大家的成果汇总编曲进行声音设计,把所有人的想法具象化。完毕后我会监督演唱和器乐录音环节,保证一切声音都在预想之中。当然这首歌的我们也是来回推翻了多次,也录制了很多次,这里就不表了。混音的部分我也会跟张旭老师保持沟通,由于工作很多年,张旭老师非常清楚我们的需求,混音和母带工程也比较顺利就完成了。
V: 你们的Logo设计的很漂亮,这个Logo是谁为你们设计的?你们的专辑封面设计的也很漂亮,这些封面是谁为你们设计的?他的灵感来自于什么?
B: 痛地铁乐队主唱鬼龙为刀雨打造了标志性Logo,其设计理念深刻契合刀雨的风格定位,为团队早期视觉企划,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首张专EP《NOVA》, 从封面到内页的整套设计工作,也全部由鬼龙完成。刀雨的部分歌曲封面,其实都流淌着我们自己人的创作心血。回溯早期,吉他手刘朕为乐队的VJ视觉定下了最初的基调,后来单曲"Artificial Life"的封面设计,正是出自他手。而后,我在接过视觉创作的接力棒后,为刀雨的VJ视觉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其进入更具风格感的 2.0 阶段。也正因这份延续与突破,我有幸参与此次最新单曲"SHEIIIESS"的视觉打造,为它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视频及相关视觉作品,让音乐与视觉的表达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歌曲封面的黑红蛇纹,灵感正源自赤链蛇 —— 那种看似温顺、鳞片下却藏着锋利獠牙的生灵,每一寸纹路都暗涌着反差感。再配上粗粝又醒目的白色字体,更是直白地打破期待:这首歌从不是软调子,反而带着不容忽略的力量感。所以此刻,你是会选择小心翼翼地点开耳机,还是干脆调大音量呢?其实不用犹豫,你早已经有了答案。
V: 你们的音乐主题是关于什么的,你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音乐主题,你们还创作了歌词部分,这些歌词都是谁创作的,他的灵感来自什么?
B: 早期刀雨的音乐主题常常以反思人类争端、环节破坏、滥用科技等宏观社会问题。后来到了歌曲"INTO THE NEW AGE"中,就展现了对世界剧变、生活无常的思考。关于歌词的创作,我也是尽可能将所见所感及时的记录下来,通过刀雨的方式将其表达喜怒哀乐。有时候会感觉创造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你要不断打磨自己,直到说服自己,达到和解。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创作者都是这样的,反正创作对我来说很“痛苦”。耳朵尖的朋友应该早就发现刀雨作品里藏着说唱元素 —— 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小伙子,有很多麻麻辣辣的想法,我都揉进了创作中,所以新派重型本来就可以多样化,无论音乐本身还是唱腔。而在选题上,我希望刀雨的作品不仅能有力量感,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希望大家偶尔也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情感以及为人处世。

V: 你们乐队有一家名为池沼的厂牌签约并且发行了你们的第一张专辑,我对这家厂牌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介绍一下这家厂牌吗?你们是如何与这家厂牌取得联系进行合作的,你对这家厂牌的工作满意吗?
B: 时间回到2021成都“我要上迷笛”乐队选拔赛开始,当时吸引了大批年轻乐队的关注,共有来自西南地区的的54支乐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刀雨有幸获得冠军,也首次登上2021成都战国迷笛音乐节舞台。也就是那个时候,池沼厂牌的主理人发现到我们,也让我们同年发布了首张EP"NOVA",让我们在舞台崭露头角。有趣的故事就从那时候开始并持续至今。经过几年的发展,池沼厂牌已成为业界公认的 “先锋力量”并被认为是中国第三大独立音乐厂牌,在独立音乐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池沼不仅有厉害的大师兄回春丹,更有创意十足的想法,这几年来刀雨也见证了池沼的显著发展,愉快与难忘当然不止一点点。
V: 首先祝贺你们乐队今年刚刚发布了最新单曲“SHEIIIESS”你们的作品当中融入了电子与核的元素,让你们的作品非常前卫,重型,很受现在年轻歌迷们的喜爱,你们的Riff可以感受到是通过精心打磨出来的,可以感受到你们非常用心去创作每一首作品,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看法吗?新作品和老作品相比较有什么变化吗?
L: 谢谢老师,也谢谢大家对于这首歌的喜爱。其实我们对于自己的歌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精雕细琢,成员们都是大大咧咧的人,但是我们非常相信直觉,每次的创作中都倾向于“自己听完舒不舒服”。如果自己都不能发自真心的喜欢,那对于喜欢我们音乐的朋友来说是不负责任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感觉到了就对了,不需要太多的繁文缛节。我们创作的时候不会太跟其他的乐队做对比,也不会刻意在作品中大秀技术(我们的乐器演奏技术其实很一般...)。更多的时候就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只要歌曲好听,演奏的东西能稳定在我们的技巧水平内就达到目的了。可能我们的某些创作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牌乐队那么华丽优秀。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目前能力范围里可以做到的一切,这也是刀雨音乐的独特浪漫。我认为,创作经验就像吃饭需要一口口来,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算是成功了。相比之前的作品,这首歌我们做了一些反其道而行的操作。首先大家一直对于刀雨风格的认知是“电子核”,之前我们也是这样定义自己的。不过这次我们想做一些新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一部分歌曲会降低很多电子合成器的成分,并且会更加低沉狠辣。在保持新派金属杀伤力的前提下更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喜好。通过这几年对于刀雨乐迷的问卷大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乐迷还是更喜欢刀雨比较硬朗躁动的歌曲。所以我们希望这次“狠活”多一些,除了我们比较擅长的电子音乐生态之外,我们参考了很多千禧年新金属、传统死亡金属以及工业、中国民乐、川剧、世界音乐等作品,并且不考虑风格定义,打造独属于刀雨的新味道。哪怕某天放出了一首民谣感觉的歌曲大家也不用觉得太惊讶。所以刀雨现在到底属于什么风格,我自己也说不清,大家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我们的创作不会框定自己的风格,只要是我们自己喜欢,那就是属于刀雨的风格。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进行更多“疯狂”的实验,并且很多的实验已经有成果了,时间也不会太久的。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歌曲保持了之前作品的特征,毕竟“电子核”是刀雨最初的样子,我们也会继续做下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敬请期待!
V: 你们乐队貌似沉寂了一段时间,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沉寂了一段时间呢?
B: 我们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乐队里几位成员陆续步入婚姻,都需要投入不少精力,家庭责任让我们暂时调整了节奏。其次,创作上也遇到了瓶颈,想尝试新的表达方向,都没能达到预期,索性沉下心来寻找突破。另外,我们也借着这段时间精进技术,希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以及现场视觉感受。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慢慢理顺了,接下来我们会尽快带着新作品和大家见面。

V: 你们乐队参加过很多的演出,同时也与一些国际优秀的乐队同台演出,有哪些演出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可以介绍一下当时的氛围吗?你们2021年获得了“我要上迷笛”西南赛区的总冠军并且第一次登上迷笛的舞台,我相信这次的经历一定让你们很难忘,你可以介绍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B: 2018年成都小酒馆,当时我们在给荷兰金属核大团The Royal作嘉宾时,他们的吉他手单块效果器坏了,不到2个小时就要开演了,可见当时有多着急,于是刘朕就用蹩脚的英语和他们吉他手交流,刘朕把自己的效果器借给了他,可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结果不料,开演之前刘朕的吉他琴弦突然断了,而且又没带备用琴弦,这个时候The Royal的吉他手笑了笑说:看这是什么,原来是给你准备的。于是他俩就开始相互Thank you了。2023年刀雨在天津与日本水晶湖同台后,与水晶湖鼓手进行了有趣的交流,我用散装英语告诉他,如果你想吃火锅,欢迎到成都来找我,鼓手Gaku兴奋的说:太好了,我就喜欢辣到爆。还记得当年参加 “我要上迷笛”,我们心里满是忐忑 —— 要和 54 支乐队竞争席位,压力与紧张压得人喘不过气。比赛当天更添波折:上场前突降大雨,毫无征兆的雨水让舞台湿滑难行。那一刻我只剩 “殊死一搏” 的念头,全程攥着劲祈祷别出意外。万幸,我们最终站上了迷笛舞台。这不仅是对多年努力的真正展现,更圆了年轻时许下的诺言。在台上往下看的瞬间,鸡皮疙瘩比平时汹涌几十倍,那种激动到发烫的感觉,至今清晰。
V: 你是一支非常优秀的乐队,我会一直支持,关注你们乐队,你们携带着新单曲回归,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也希望在将来听到你们更多的作品,采访即将结束,最后你有什么想和歌迷朋友们说的吗?
B: 首先必须跟各位说,能和一群同样爱重型、懂这种 “硬核浪漫” 的朋友相遇,太酷了!不管你白天敲代码、算报表、挤地铁,或是应付各种妥协,但记住:好好工作是攥紧生活,好好听重型是守住心里的 “不服软” ,请把这份热劲儿当燃料,白天踏实搞事业,晚上沉浸音乐,日子才够硬核!更想喊一句:多来刀雨现场感受! 我们总琢磨让大家看得更爽,盼着和你们变熟。说不定有机会演出完毕后,咱凑桌火锅,涮肉聊歌。

刀雨乐队主要作品:
刀雨 - NOVA(2021)

刀雨 - SHEIIIESS(2025)

刀雨乐队官方抖音网站:https://v.douyin.com/YtDlSZXW6sA/
刀雨乐队官方网易云网站:https://music.163.com/#/user?id=490983876
Comments